新仔上路,初選座駕,總會在新車和中古車之間心猿意馬,十五十六。有人說花錢選中古車乃為P牌大忌;但又有人說買車,先想「買」,再想「車」,價錢相宜比較重要。需知道,人生第一架私家車,雖然包含著特別意義,但剛考上車牌定必急不及待,定必想擁有一輛屬於自己的私家車,但究竟是新車,還是中古車,的確需要好好參詳。
新手上路忌浮躁 選擇座駕需留神
新車新款,幾經選擇,方才能於宏宏眾多的本年推出車款中,選到心儀愛車,但享受完一手快感後,激情又開始退卻。本來都覺得自己可以逐漸適應,化作感情;後來眼見同年款式方為所願,但回想首期、保費、牌費、月供等等等等,最終方才醒覺心有所屬,卻又恨錯難返。發現原來認為可以一生一世的對象,原來並非如心目中美好,實在是人間悲劇;而又往往因之前投資成本過高,門檻極高難以跨過,不能貿然斬倉止虧,另投所愛……….
問題1):新車新款vs易手中古
新手買車通常缺乏選車經驗,並非指無法選出良好的新車或中古車,而是無法認清何謂自己所需所要。畢竟第一次購買車輛,加上耳濡目染,輕易就選了一輛別人認為「自己需要」的車輛,最後如有不滿亦只能空有無奈;假若如此狀況形同上文,付出高昂費用購買新車後,方發現正供養的愛車並不如意,直至交付全數後,亦已經歷過幾年折舊,價格早已大不如前。相反,購買中古車價格低廉,可先從中古車作入門,體驗何者為自身所需,留待他日擁有充足體驗後,方再選購心儀愛車。
問題2):新車高價vs中古車平價
假設行貨新車價格為10萬元,每月供4千,供款4年,方可供斷新車,但因新車折舊率高,故此原來10萬元的車價,就只剩7.5萬的價值,其實形同負資產。此外,算上折舊率,假設新車同為為一輛10萬行貨,首3至5年內則已降價約下降23%,價格跌至7.7萬,若臨時易手,其實相當不值,可謂「買時肉痛,賣時心痛」。
而中古車方面則無首期,一開始交付數千訂金,處理牌費後則可,馬上就可以輕鬆享用愛車。雖然仍然會有折舊問題,但由於買入時已是經折舊後的價格,影響相對較少,繼續以原價10萬元的私家車為例,若首1至2年已折舊15%,第3至5年平均每年折舊2.6%,用家於車齡3年時買入,則花費若8.5萬;若使用5年,經政府於車齡6年時強制驗車,令第6至7年間折舊10%,加上每年折舊,最後車價則跌至6.8萬左右,與買入時相差只有20%,但與原價則相差32%;畢竟買入時已低價,故此即使折舊,虧損亦相對較少。
新手買車,當然急不及待,但欲速則不達。除新車行貨外,亦可到可信賴的中古車經銷商選擇「經認證中古車」;由原廠驗證,可令保養期延長,車主可購入較低保費的中古車之餘,又可得到維修相關保障,使初次擁有愛車的寶貴經驗既便宜,又安心。如需詳盡資料,可致: